音乐,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,不仅仅能够带给我们听觉上的享受,更在身心健康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《礼记乐记》记载“音发于心而形于声”。由此可以看出音声与健康有密切的关系,音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。
首先,音乐能够调节情绪。音乐节奏的“疾徐”、情绪的“哀乐”、风格的“刚柔”、音色的“清浊”,体现“阴阳变化”的相辅相成、互根互用、消长起伏要素。欢快的旋律可以驱散阴霾,舒缓的节奏能让人平静安宁。不同的节奏引动者倾听者不同的情绪释放,改善倾听者的心情。
其次,音乐具有生理调节作用。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(心率、心律、呼吸、血压、脉搏等)相吻合时,就会产生生理共振,使身体进入一种更和谐的状态。
再者,音乐可以促进心理和生理的放松,减轻压力和焦虑。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,一首优美的音乐就像一剂良药,让人们沉浸在轻松愉悦的意境中,让身心得到片刻的休憩。
此外,音乐还能激发大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,提升认知能力,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。
总之,音乐作为一种“音药”, 调节平衡机体的阴阳,通过调和来平衡人体气机的升降有序、脏腑的运转正常。在聆听中让曲调、情志、脏气共鸣互动,达到动荡血脉、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,为我们的健康注入积极的能量。